衡量齒輪傳動性能的兩個主要因素是:負載能力和疲勞壽命,往往將傳動噪音與傳動精度忽略掉。隨著ISO14000、ISO18000兩項標準的相繼頒布,控制齒輪傳動噪音這一因素的重要性日趨明顯,工業發展與需求對高精密設備的傳動誤差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。目前已知的齒輪噪音形成因素,大致可從設計、制造、安裝、使用維護等幾個方面分析。
1、齒輪精度等級
齒輪傳動系統設計時,設計者往往從經濟因素考慮,盡可能比較經濟的確定齒輪精度等級,殊不知精度等級是齒輪產生噪聲等級與側隙的標記。
2、齒輪寬度
在齒輪傳動系統允許時,增加齒寬,可以減少恒定扭矩下的單位負荷。降低輪齒撓曲,減少噪聲激勵,從而降低傳動噪聲。德國H奧帕茲的研究表明,扭矩恒定時,小齒寬比大齒寬噪聲曲線梯度高。同時增長齒寬能加大齒輪的承載能力。
3、齒距和壓力角
小齒距能保證有較多的輪齒同時接觸,齒輪重疊增多,減少單個齒輪撓曲,降低傳動噪聲,提高傳動精度。較小的壓力角由于齒輪接觸角和橫向重疊比都比較大,因此運轉噪聲小、精度高。
4、運轉速度
根據德國H奧帕茲的試驗研究表明,隨著齒輪運轉速度增加,噪聲等級升高。
5、齒輪箱結構
試驗研究表明,采用圓筒形箱體對減震有利,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,普通結構齒輪箱體的噪聲級比圓筒形箱體噪聲級平均高6dB。